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力:下一代”。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是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的总和。
未来什么样?
从天气到市场再到技术或艺术上下面要发生的大事,我们都想知道明天的世界什么样。
预言未来,无异于在黑暗中摸索,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尝试。而且随着资讯越来越触手可及,即时通讯越来越方便,类似“众包”的新合作方式不断涌现,我们的预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匪夷所思,但也越来越准确。
比如,我们知道不久后汽车就会自动驾驶,我们的视觉和声音——直到我们的大脑——会与计算机进行更直接的交互,实现更有效的控制。而计算机将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穿戴在身上,甚至植入身体。这一切都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怎样思考,怎样工作,怎样学习、治病、娱乐等等。
过去的科幻变成了如今的现实。但下面要发生什么?未来之后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某位年轻工程师脑中现在还不成熟的创意,能否成为新的颠覆性技术?谁会再一次轰动网络,用新发明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从哪个角落会诞生新的音乐,响彻各地的舞厅,让学院派坐立不安?谁是明天的伟大艺术家和创新家?他们怎样工作,怎样创作?他们又怎样让自己的发明创造走进日新月异的市场?
未来?问问下一代吧。
【附件:世界知识产权日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第三十五届成员大会上通过决议,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日期。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2001年的主题是“今天创造未来”,
2011主题海报-设计未来[1]
2002年的主题是“鼓励创新”,
2003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我们息息相关”,
2004年的主题是“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市场秩序”,
2005年的主题是“思考、想象、创造”,
2006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始于构思”,
2007年的主题是“鼓励创造”,
2008年的主题是“赞美创新,增进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2009年的主题是“绿色创新” ,
2010年的主题是“创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2011年的主题是“设计未来”,
2012年的主题是“天才创新家(Visionary Innovators)”
2013年的主题是“创造力 :下一代(Creativity :The Next 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