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广大(相当于中国的80%),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通信技术的需求都很高。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投入大约400个亿,致力于在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最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这个基础建设即为“国家宽带网络”(NBN),一旦完成,它将给澳大利亚93%的人口提供高速通信线路。NBN设施可以促进澳大利亚诸多事业的发展,政府因此极为重视。改进后的通信设施不仅可以用于个人因特网的使用,还可以更多地满足企业对通信系统的高度需求。澳大利亚劳动力相对紧缺,人工成本高。尤其是矿业,由于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支持人们在偏远和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劳动力紧缺问题就更突出。这就要求对矿山和工厂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减少人们需要离开中心城市到边远地区工作的依赖。这个新政策一出台,立即引起了中国的企业,如华为和中兴的关注,并积极投身于澳大利亚市场。
虽然2012年的数据还不完整,但由于使用百分比而不是实际的数据,其可以充分说明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走向。
即使在本年度所占百分比有所下降,美国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迄今为止仍最为活跃,欧洲国家的企业与美国有些相似,在本领域的专利申请一直比较稳定,但今年所占的百分比也有所降低。这个现象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欧美正面临经济困境,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比例的下降还由于其他国家在该领域专利申请的迅速崛起,比如韩国的企业,以及最近复苏的日本企业。最显著的要数中国的企业,比如华为和中兴(图中未显示)。有趣的是,2012年,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所占比例与来自西欧国家专利申请总和所占的比例几乎相等
第一,欧美经济的疲软,为其他国家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不仅仅限于销售产品,而是要建立强大的专利资产组合,并且这些资产组合不只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着眼于长远的目标。当然,经过多年苦心经营而建立起专利资产组合的欧美企业,其专利资产组合仍旧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建立起知识产权“长城”,但其仍是“石筑的城堡或堡垒”,不易遭受直接的攻击。
第二,中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近3年明显增加。这反映出中国企业正在逐步现身于澳大利亚,并期冀在这个市场有所作为,同时也反映出它们对多种战略需求的了解,其中之一就是建立起活跃、有价值的专利资产组合。
针对出台的电信设施项目,澳大利亚政府(或其他机构)将继续对产品和(或)服务项目进行招标,这就更加凸显出专利资产组合的重要性。譬如,在一个项目招标活动中,如果A公司没有中标,而其竞争对手B公司中标,这就意味着竞争对手B公司可以供应产品和(或)提供服务。但是如果B公司供应的产品和(或)提供的服务对A公司构成专利侵权,A公司可以享有提成。如果A公司中标,且A公司供应的产品和(或)提供的服务侵犯了B公司的专利权,那么A公司可以“搜索”自身的专利组合,找到竞争对手B公司对A公司构成侵权的专利——虽然这不是最理想的做法,但对A公司来说,却可以在谈判中占据较有利的地位。当然,如果A公司手中缺乏专利资产组合,那应对措施就很有限了。
澳大利亚市场不同于美国市场,专利诉讼不是一个常用的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各方会仔细研究和分析各自所处的环境,然后找出可以协商的办法。可以想见,如果你拥有数量可观的专利和专利申请,那么谈判时你的应对措施就更多,灵活性就更大;如果你用专利修筑了“长城”,那么你在谈判开始前就已经占据有利地位了。当然,你要保证修筑“长城”的“砖块”是精心研发而来。对电信领域而言,“砖块”不仅要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立有关,还要与网络应用相关联。
澳大利亚的多数主要贸易关系是北亚国家,有大约70万亚洲移民生活在澳大利亚。对日本、中国和香港的线是这个国家对外的主要通信业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