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洽洽公司到德国打官司讨要商标
【导读】
"洽洽"是由一个普通休闲食品商标为大众所熟知,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焙烤类和薯片类等休闲食品。但在“洽洽”系列产品欲进入德国市场时,却发现其“洽洽”商标已被德国某公司抢注。
【详细内容】
安徽省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洽洽公司)是“洽洽”商标持有人。“洽洽”商标在国内坚果炒货食品行业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该公司“洽洽”系列产品欲进入德国市场时,却发现其“洽洽”商标已被德国欧凯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欧凯公司)于2005年1月在德国进行了注册。这也意味着洽洽公司目前无法将其“洽洽”系列产品投放到德国市场,否则将可能因为侵犯商标权而被追责。
安徽省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9日,位于合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焙烤类和薯片类等休闲食品。
不过,记者日前从洽洽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于今年1月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欧凯公司注销其已注册的“洽洽”商标。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将于近日开庭审理该案。记者通过德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了解到,欧凯公司在德国注册的商标为“洽洽”图文与“Chacheer”文字的组合,分别申请使用在第29类的炒货、干果等商品,第30类的咖啡、茶等商品以及第35类的广告、门牌等服务上,注册号为第30501060号。据该网站信息显示,该商标目前状态正常,有效期截至2015年1月31日。
据洽洽公司品牌管理负责人李会芬介绍,该公司“洽洽”品牌相关产品在国内销售时使用的是其第1031221号“洽洽”文字注册商标及第3605490号“洽洽及图”商标,而相关产品在国外销售时,为便于国外消费者识别,产品包装上使用的是已被欧凯公司注册的“洽洽”图文与“Chacheer”文字商标。据了解,洽洽公司曾于2000年前后在国内对这两件商标进行了申请并获得注册。
李会芬还表示,欧凯公司曾分别于2003年及2005年通过国内两家公司向洽洽公司定购了“洽洽”系列产品。洽洽公司于2006年11月获悉“洽洽”图文与“Chacheer”文字商标被欧凯公司在德国注册后,曾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希望能够通过协商取得该商标在德国的商标专用权,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最终,洽洽公司于今年1月向德国专利商标局所在地的管辖法院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据代理洽洽公司该案的北京市融商律师事务所杜宝成律师介绍,由于德国商标法未设立商标行政救济制度,所以对已在德国注册的商标持有争议的,须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且争议人需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法院一旦认定商标权人的注册行为属恶意,不但会判决撤销注册人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注册人还需赔偿商标在先权利人经济损失。
据了解,洽洽公司此次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时,为证明该公司对“洽洽”图文与“Chacheer”文字商标所享有的在先权利和欧凯公司的注册行为构成侵权,向法院提交了上述商标在中国及世界其他20余个国家的注册证明、该公司“洽洽”文字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材料、欧凯公司2003年通过北京某进出口公司购买“洽洽”食品的合同和报关单据以及欧凯公司恶意注册上述商标等证据材料。同时,洽洽公司请求法院判决撤销欧凯公司的“洽洽”图文与“Chacheer”文字商标,欧凯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15万欧元。
据悉,欧凯公司在答辩时称,其确实购买过“洽洽”产品,但当时进口的相关产品上并没有“Chacheer”字样及“洽洽”图文标识,其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该案原定于4月27日开庭进行审理,但欧凯公司在开庭之前向法院提出了诉前保障措施,开庭时间因此被推迟。对于该案,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管理局局长刘国建对记者表示,商标权的有效保护对于民族企业“走出去”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尤为重要,因此就洽洽公司此次的海外维权举动,该局将全力支持。
相关信息:
欧凯公司是德国柏林一个主要经营中国商品的超市。2006年7月,当北京王致和集团拟在国外3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时,发现其“王致和”商标在德国已被欧凯公司注册在先。
随后,王致和集团将欧凯公司诉至德国法院。经过两年多时间,王致和集团最终在德国胜诉,赢回了“王致和”商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